期刊界的老友“二梅”——摘自《听,母亲花正开》之《又博爱又体贴又斑斓的郁金香》P168
2020-07-05 17:45:37
  • 0
  • 0
  • 4

  

  期刊界的老友“二梅”,一个叫邱玉梅,很顺口就叫玉梅,同龄的她,我们只要相聚,窃窃私语总在,谈美好的人美好的事,嘻嘻哈哈总有一阵子。

欣赏她那种很悠哉很悠然的生活工作态度,因为这,我们属于同类项,互粉。我们年龄差不多大小,她看起来比我稳重多了,但又不乏简约开朗的她笑起来很甜的和蔼,与世无争的性格,让她拥有一个永恒美艳的心境。一幅和夫君相携海边的逆光照还是背影,谁又读不出那种相濡以沫的恩爱有加呢?!她的歌声有关牧村的浑厚圆润,也有杨钰莹的甜靓,反正感觉有专业的风采了。坚持是她的毅力,彰显出的是她的美妙。玉梅是一棵粉粉的郁金香,美得让人倾心。

另一“梅”叫唐雪梅,当年湖南高校学报研究学会成立20周年,会议期间我们住在岳阳南湖宾馆的同一个房间。第一届金鹰节正当举行时,我们两个正入迷欣赏中,会长们突然到访,说北大来了大学者、中央来什么人,湖南新闻出版署几个领导来了,临时安排我第二天发言(据说否定了前面作了准备的大咖,我实在抱歉)。一边看电视的雪梅很善解人意也很有涵养地立马开小了声音,为了有力地支持我的临时抱佛脚,快人快语,说,快写快写。

第二天,着蓝色连衣长裙,蓝发夹,蓝丝线编织的小手镯(2元一个哈),在蓝天下蓝蓝湖水的南湖之滨的众目睽睽下登台。当场下来,学会的领导悄悄翘起大拇指,后来据说来的贵宾嘉宾什么的一个劲赞叹“湘女多才多彩”,再后来,一贯糊涂虫的我别人问一些什么大人物,转背就忘,独独记牢了雪梅在亲切里认真看着,同行的几个领导都忙碌其他更重要的事去了,没看没听会中的我。

走下台来时,也许因为在理论学术研究的海洋中突然冒出了文学的诗意花絮,相识不相识的期刊人,鼓励的目光充满了赞许,好奇的人干脆扯着问,你是新分来的大学生?念了谁散文诗一样的稿子?晚上我说给雪梅听,本小姐都耽误看金鹰节的节目写的,也算是湖南的一个小作家,他们说我是念别人的文章哦。她脆生生地笑,说你年轻还要不得,宝一样的。睁大眼跑到房间大镜前,真的吗?后来也放肆笑得好像真年轻了点。

最有趣的就是,我们两个不约而同地特尊重一个对我们好对大家好,也确实是那种德才兼备的好领导者和真君子的学者,我们悄悄取名叫酷哥的张曾荣会长,我们一致认为他是好人这边的。那会,一个六零后一个八零后界限是模糊的,仿佛都是可爱淘气的小女生。几天的会议和考察,欢喜十分。从此,这个雪梅就住在我记忆的深巷里了,犹记她那种丰腴得特别可人的身材,配上天然就爽爽朗朗笑的好看模样,绝对比骨感女子怎样的纤纤作态要美很多。

后来她亲爱的先生那么疼爱和喜欢她到心坎坎的深深处,应该是她的个性,特别开朗豁达随性的家伙;是她的能干,特别懂生活懂感情又不做作的萌萌态。她就是那一株长得特别漫不经心,却生机勃发的郁金香,美得让人难忘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